10.1.17

酒、尋、謎 (十五)

十五. 

「我想是地理位置吧!」 

謝夫:「京都是一個三面環山的地方,只有南面沒有山圍繞,所以京都站也是在南面。三面環山亦提供了一度穩固的天險,令京都成為一個容易防守的地方。世界上很多古都也是建立在有山險的地方的。」 

 老人家:「嗯,你說的對。但是還有其他原因的。」 

「是嗎?」 

老人家還未解答這問題,已經再問另一個問題了:「你知道下鴨神社的歷史嗎?」 

「一點點吧,還望你賜敎。」 

「下鴨神社的本名是賀茂御祖神社,鴨川的另一個名字是叫賀茂川。這些都是關於一個叫賀茂族的族群。」老人家續說:「賀茂族在京都這地方已居住了二千多年,比京都定為首都還早,是貨真價實的原居民啊!所以賀茂川是以族名命名的河,而下鴨神社,即是賀茂御祖神社亦是賀茂族的祖祀。」 

謝夫:「那麼,老人家你是⋯⋯」 

「嘿嘿,你估到了。我是賀茂族的人。亦是這個神社的守護者,參與協助管理這神社的。我們的祖先是來自北部深山的精靈,所以神社也一直供奉著。」老人家回答。 

「原來是祖廟。」謝夫點頭想著,但是問題又來了。 

「你知道我們祖先是守護著這裡的什麼呢?」老人家問。 

「唔⋯⋯」謝夫想了想便答:「不知道啊!」謝夫還是第一次聽到賀茂族的事,又怎會想到呢? 

「是水啊!」老人家提供了答案:「我們祖先守護著的是京都的水源。」 

「你知道嗎?京都所以成為當時的首都,除了你所說的三面環山外,京都的地下水源是很豐富的,這水源提供了京都所需。這水源清澈乾淨,水質非常好,即使到現在亦然。現在京都民眾有市政府的供水系統供水,但是仍有民眾是用井水的。曾經有人把井水抽出來拿去化驗,結果顯示地下水的純淨度比政府的還好得多。」 

老人家續說:「京都的地㡳底層是不透水的岩石,岩石之上是一層儲到水的泥土,加上三面環山的地形,京都可以說是建築在一個水庫之上的。你跟我來吧!」 

一直坐著喝茶聽故事的謝夫便起來跟著老人家步出室外的園境區。園區看似有㸃荒廢的;一些樹木圍繞著一個像是池塘的東西。說「像是池塘」是因為池塘的水位很低。從建築上看來是一個四方形的池塘,但水位已底至池底了。池的底部有一個圓型的洞,內𥚃是有水的。如果只看那洞的話,感覺像是一個水井多些。 

「這個是地下水的泉眼位。」老人家說:「正如剛剛你在御手洗神社一樣。」 

謝夫:「怪不得我在御手洗神社看到水流下去,但不見上流部份。」 

老人家:「是的。神社底部也有泉眼,泉水在那裡湧出來。」 

謝夫整理一下老人家的話,便問:「那你的意思是定都京都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水源?」 

老人家:「嗯。所以我們賀茂族作為以保護京都水源的家族,一直受到日本皇室眷顧。我的祖先有些是當官的,皇室在日本的一些典禮也常有禮物贈與我們。時至今日,每年的葵祭日皇亦會派代表來下鴨神社出席的。」 

「明白了。」謝夫說:「這跟一水三見有什麼關係呢?」 

「你等一等我。」老人家說畢便轉身入室內。謝夫看到他在一個櫃子裏找了點東西走出來。 

老人家:「你看看。」他一面說,一面攤開手中那張殘舊的、已變黃的紙張。 

謝夫細看一下,便知這是一張地圖。 

老人家說:「這是皇宮的地圖,你看看,這些有圓圈的地方就是皇宮內的水井位置。」 

謝夫:「嗯。」 

老人家:「我的祖先每年都會在這裡祭祀,祈求水源充足,亦在這𥚃監察水位。」 

「監察水位?」謝夫問:「在這裡?這個庭園?」 

 老人家笑著說:「是啊。在這庭園。因為這水池的水位跟皇宫內井水的水位是一樣的。」 

這個答案真的夠神奇了。「為什麼會是這樣的?」謝夫問。 

「那是水脈啊!」老人家說:「就像河流一樣。」 

老人家續說:「你看看京都的地型,東、西、北三面環山,南方是入口,亦是水的出口,所以你看到河流由京都西南流向大阪方向。這樣你可以推斷,京都的水是由東北往西南流的。地下水的流向也一樣,因地下土質不同,地下水亦會聚在一起從不同路徑流向西南,所以就像一些地下河道一樣,這些就是水脈了。皇宮內的井水跟這個水池的水是處於同一條水脈的。這條水脈亦被驗出是京都眾多水脈之中最多水量的。」 

「對啊!除了易守難攻的地型外,作為首都也應考慮到守城的生活所需,特別是水源。」謝夫有所領悟的說。 

「嗯。」老人家點著頭說:「所以京都的權力核心便建設在這水脈之上,包括代表著皇權的皇宮京都御所和象徵著政權的二条城。這條水脈連系著神、皇及民,相信心無大師有見及此便提出『一水三見』的意思。」 

「明白了。」謝夫說:「怪不得這三座建築物座落成這條直線。」 

懷著滿滿的感激及謝意,謝夫別過老人家,帶著這趟旅程的得著離開這千年古都。

 -------------------
註:關於京都地下水的故事,有一間叫新視覺制作公司制作了一段紀錄片叫「日本京都——地下河滋養的千年古都」。這部份的故事有參考自這紀錄片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