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從京都車站跳上4號巴士,沿著鴨川河北上,直到由鴨川及高野川滙合的三角地帶下車,謝夫在第二天早上來到了下鴨神社的入口。
從御蔭通步往下鴨神社須要步行一段長長的林蔭大道,或稱為表參道。筆直的碎石路兩旁整齊的種滿一棵棵大樹,林蔭蓋天,加上時值秋季,令樹下的行人感到一絲絲涼意。
行到大道盡頭,一座鮮橙紅色的鳥居呈現眼前,之後的一座有著相同色調的神社便是謝夫今天要探索的下鴨神社了。
下鴨神社,本名是賀茂御祖神社,在第十代天皇崇神天皇時創建。此神社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比起京都作為日本首都還要更早。
可能是名氣或交通原因吧,這裡的環境較為清靜,相對昨天到過的清水寺那種羣「媽」亂舞的情況,這裡更令人感到神社的莊嚴。
步入神社楼門後,謝夫來到中門前的舞殿,欣賞著這神社精緻的建築。社內還留著一些在數月前葵祭的擺設,展示著民眾對這神社的鍾愛。
謝夫再四處看看,見到在右邊的橋殿和它下面的小川,聽到那清脆的流水聲,便跟著小川向前行,直達神社內的御手洗社 —— 一處在平安時期貴族祈求消災解厄的神社。
神壇前有一池水向南流,但看不到水的源頭。但見池水清澈非常,謝夫步下神壇旁的梯級伸手摸摸這些池水。
「用口嚐嚐吧!」一把柔和的聲音慢慢道出這句子。
謝夫轉頭望見一位老人家緩步行近,他穿著恤衫西褲,打扮平實,看起來不像神社職員。他動作雖然緩慢但十分精神,面帶微笑,眼尾有點下垂,是那種令人感到和藹的老翁。
「用口嚐嚐吧!」這位老人家像是怕謝夫聽不到似的,重覆的說著。
謝夫用手從池中漂了一點水並喝下去,跟著驚訝的說:「這水很清甜啊!」
老人家點頭笑著說:「是吧!這御手洗社到祭日時,信眾都會拿著爉燭赤腳從小川行上來拜祭的。」
謝夫面色一沉,心想:「那⋯⋯即是洗腳水?」
薑還是老的辣,老人家微笑對著謝夫繼續說:「你剛喝的沒有浸過腳的,信眾是逆流行上來的。」
謝夫有點腼腆的點頭回應,並向老人家打了個招呼,跟著上前扶著老人家邊行邊說。
老人家說:「我見你呆呆的看了神社一會,之後又行到小川旁,便過來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的。」
「太客氣了。謝謝。」日本人的禮貌和態度是值得一讚的。
謝夫接著說:「請問你有沒有聽過『一水三見』這句說話?」
老人家聽了之後,望著謝夫微笑不語。正當謝夫以為老人家聽不清楚而想再問之際,老人家便慢慢的回應:「先生,你可不可以扶我回家,我的家就那方轉角處,不太遠的。」
「好的。」謝夫看著這老人,他不像有什麼身體上的不便,但既然老人家要求,也不好不答應。
一段只是兩三分鐘的路程,謝夫跟老人家回到他的家。老人家說過謝謝後,便招呼謝夫進入客廳。
這是一家上百年的日本和室,廳中放了一張矮小的茶几,入口對著一大幅玻璃趟門,外面是一大片園林。天然光從外引人,加上室內擺設整齊有緻,充滿著一份安詳和諧的感覺。簡單的設備、舒適的環境、溫暖和諧的氣氛,一個家不就是只須這樣嗎?
可是謝夫並没有好好感受這環境,因為一幅掛在牆上的字畫已令他目瞪口呆!
謝夫終於明白老人家其實是邀請他來這裡的。因為有一幅跟謝夫手機中完全一樣字樣的字畫就掛在牆上,只是「一水三見」四個字是橫寫的,字硛一樣,下款也是一樣,完全是出自同一手筆!
「嘿嘿⋯⋯」老人家端著一個小木盤,盤上放著茶壼及茶杯進來。
「我父親跟我說,大師寫這些字時是寫了兩幅,一橫一直的。」老人家說。
謝夫先向老人家謝過茶,便拿出手機內的題字相片給老人家看。
「嗯。原來是這樣啊。」老人家說:「我也是第一次見這直版的。」
「那你可否知道為什麼你家會有這幅字?」謝夫問。
「我聽我父親說,是心無大師當年即席送給他的。」
「即席?你意思是令尊看著心無大師寫的?」
「對啊!當時除了我父親和心無大師外,還有一個外國人。橫寫的那幅給了我父親,直寫的那幅便給了那外國人。」
謝夫心想那外國人可能就是天娜的爺爺了。接著便問:「那老人家你可知道一水三見的意思嗎?」
老人家微笑點頭的答:「我當然知道。」
「那可否麻煩你講給我知?」謝夫舒了口氣的問,因為他終於對破解這謎題有了確實的進展。
「可以。」老人家笑笑的說。之後他為謝夫和自己添了茶,並呷了一口,跟著向謝夫問:
「你知道為什麼京都會是日本的古都嗎?為什麼會選京都這地方作首都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