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16

酒、尋、謎 (十)

十.

寂光寺。別弄錯,不是在京都西面嵐山區的常寂光寺,而是在左京區仁王門通東大路西的一座沒什麼遊客的寺院,於1578年創建。

謝夫站在窄窄的仁王門通,看著寂光寺小小的入口,想著這一座不大起眼的寺院究竟供奉著什麼。他之後沿著入口車路步行約40公尺後,一所上蓋黑瓦而橙紅色木材構建的寺院便在右邊出現。中央的通道由白色石板鋪成,而兩旁的土地由黑色的沙石鋪著,沿路還種著整齊的松樹。整座寺院黑白分明,簡約而隆重。

「打擾了。」謝夫打了聲招後步入主堂,但見室內整潔有緻,佈置骨子。不一會有一位小僧人出來。謝夫跟他問過心無大師的墓後,小僧人便帶著謝夫到了寺內的塔頭。

塔頭在古時是高僧死後,其弟子在墓塔附近的土地蓋的小庵。現在,寺院的高僧隱退後所住的院子也叫塔頭。

這座塔頭黑瓦白牆,輪廓分明。在門口脫鞋後,謝夫被引進了室內。坐在室內等候時,謝夫看到左邊牆上有一幅幅相片由左至右排列著,左邊的相片較為殘舊,而中間的一幅牆上掛著一幅掛畫,畫中是一位和尚。

「這位是這寺的二代目住持——日海。」說話的是一位年老的僧人,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和遲緩。

謝夫轉頭看著這位僧人,合什後便說:「大師有禮。」

「施主有禮。施主是想去心無的墓塔對嗎?」

「對。」

「那施主要去那裡的目的為何?」

「我正在理解一幅心無大師生前的題字。我到過清水寺見過心罣大師,得知心無大師的墓塔所在,所以來看一下有沒有幫助。」

「那施主可以給貧僧看看那幅題字嗎?」

謝夫馬上掏出他的手機,並向那老僧展示。老僧看了看便喃喃的說:「一水三見⋯⋯一水三見⋯⋯」

「大師可有想到一些微目?」

「沒有。但是⋯⋯」老僧緩緩的說:「下款那個印章反而見過⋯⋯」

「你是說那個紅色的三角形印章?」

「嗯。」老僧說話:「施主請跟貧僧到心無的墓塔,自會明白。」

在寺院的一個角落,建設了一座座不同高度大小的石塔。謝夫與老僧站在心無的墓塔前。這座墓塔與其他的有點不同,因為在塔的前方放了一塊大石。

「施主,你看看這石上的雕刻,是否跟那題字內的印章一樣?」

謝夫已經沒有回應這個問題,因為他已經牢牢的盯著石頭上的雕刻。這塊石頭上正正就是雕刻著一個三角形。謝夫看著手機上的題字相片,比較著石頭上的三角雕刻。

「這是同樣的三角形啊!只是比例不同。因為這個石刻上的三角形跟相片上的三個角度完全一樣。」謝夫帶著驚訝的說。

但細看一下,原來在那個石刻不單是三角形,因為在三角形的每一隻角上都有個奇怪的符號:其中兩隻角是〈.》;另一隻角則是《。〉。謝夫想可能是印章面積較細,而且題字的年份太久,所以在題字中看不到。

「大師可曾認識這些符號?」謝夫問。

「怒貧僧無能為力。」

當下像是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謝夫便問老僧借了文具,把石刻上的三角形鉅細無遺的記錄下來。謝夫跟著與老僧閒談了幾句,說說這寺院的歷史,便跟老僧人道別了。

謝夫沿著原路離開,一直想著今天的行程,由清水寺到現在及手上的三角形圖案。突然「砰」一聲,碰到在寂光寺門口的一座石碑,幸好謝夫的頭夠硬,沒有什麼傷害。

碰撞的痛楚把謝夫在沉思中的意識帶回現實,他摸摸頭查看傷勢,發覺沒有什麼事後,便抬頭看看那個四方柱狀的石碑。

這類石碑在京都是很常見,通常用來標誌一些建築物的名稱或標記一些曾發生過歷史事件的地站。而這個石碑上用草書直直的寫著一行字:

「碁道名人第一世本因坊算砂之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